人民日报4个整版聚焦:一带一路,共筑美好未来
2018-10-24  来源: 人民日报

“一带一路”的五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年前,在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五年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无水港建成,中哈亚欧跨境货运班列启动,世界最大内陆国有了直通太平洋的“出海口”,日益成为亚欧大陆关键交通枢纽。

五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习近平主席发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五年后,雅万高铁全面开工建设,即将成为印尼乃至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世界最大群岛国家天堑变通途、滩涂成良港,“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加速对接。

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五年间,“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为实现共同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五年来,“一带一路”政策沟通不断强化,我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一带一路”进入国际话语体系,成为世界级的关键词。

道路通,百业兴。五年来,高效畅通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建设。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汉班托塔港二期工程竣工,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施工进度过半。截至今年6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9000列,运送货物近80万标箱,国内开行城市48个,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的主要区域。

万商云集、货通天下。五年来,“一带一路”经贸投资合作成效明显。去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达成270多项具体成果,中国政府与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30个国家政府签署经贸合作协议。

金融血脉通,增长才有力。五年来,“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先行一步,倡导并推动成立了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了融资基础。到今年6月底,丝路基金已签约21个项目,承诺投资金额超过78亿美元,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各商业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民心相通不断深入,我国广泛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培养大批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一带一路”官方网站正式上线运行,网站微博、微信同步开通,并已实现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版本同步运行。

古道新程。从曾经的驼铃阵阵、舳舻千里,到如今的列车风驰,巨轮劈波,“一带一路”之所以应者云集,展现出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不仅是因为赓续千年的丝路精神,更在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开放包容的特征、互利共赢的理念。

平等相待、彼此尊重,“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曾经,张骞策马西去、郑和扬帆南下,带去的是驼队和善意,是宝船和友谊。今天,“一带一路”肩负和平使命而来,致力于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不走地缘博弈的老套路,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搞破坏稳定的小集团,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和平,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最亮底色。

聚焦发展、合作共赢,“一带一路”是一条繁荣之路。面向中东,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1+2+3”合作格局;面向拉美,中方倡议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面向中东欧,“一带一路”倡议推动“16+1”合作达到新高度……美国《赫芬顿邮报》预测,“一带一路”建设有望把超过60%的世界人口引向前所未有的凝聚和繁荣。

优势互补、包容共享,“一带一路”是一条开放之路。乘坐中欧班列,波兰果农莱谢克种植的苹果可以销往9800公里外的中国市场;搭上“一带一路”快车,重庆的跨境电商能够把生意做到欧亚非……当前,在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阴影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却以其特有的包容心,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

科技引领、理念变革,“一带一路”是一条创新之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崭新生机;绿色发展新理念、可持续发展方式,为亘古的丝路文明注入全新内涵。“蓝色经济通道”“空中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为“一带一路”建设打开广阔空间,创造无限可能。

人文交流、互学互鉴,“一带一路”是一条文明之路。一座座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引人瞩目、魅力无穷,一次次博览会、旅游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场场论坛峰会、交流对话精彩纷呈、活力四射……文明的种子在“一带一路”上四处播撒。于是,人们在不经意间发现,“孔子像”成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市的新地标,中国观众在家门口欣赏着匈牙利的绘画和雕塑,英国学生朗诵起《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五年来,“一带一路”宏图展、捷报传;看明天,“一带一路”号角起、人心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繁荣发展的渴望,是“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承载着这份使命与责任,“一带一路”传承历史、开辟未来,将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谱写美丽篇章。

金融活水 滋养发展

在马来西亚,支付宝与当地企业合作推出服务本地人的电子钱包TNGD。图为当地年轻人正在使用TNGD。 许康平摄

丝路基金 走市场化运营之路

记者 王 观

迪拜,地处全球“阳光地带”,光照资源丰富,是发展太阳能发电的理想地区。7月2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丝路基金与迪拜水电局(DEWA)交换了协议,丝路基金将与DEWA、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作为业主单位共同开发迪拜光热电站项目。

迪拜光热电站项目将促进迪拜能源结构多元化,助其实现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显著提高的战略目标,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中阿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入合作的具体体现。建成后,该项目将成为24小时运营的光热电站项目,是截至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热电站项目,其度电成本可与传统能源发电相媲美。

值得关注的是,丝路基金以股权方式投资迪拜光热电站项目,与ACWA、DEWA共为项目公司股东,中东本地、中资银行以及国际银行组成的银团将为项目提供贷款。ACWA表示,来自中国的资金、技术、装备和合作伙伴,已成为其拓展国际业务不可或缺的部分。

截至今年6月30日,丝路基金累计签约项目21个,承诺投资金额超过78亿美元;投资地域覆盖俄蒙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等地区;投资领域涉及电力开发、能源资源、港口航运、交通运输、石油化工、通信网络、工业制造、金融合作等多个领域,业务跟踪和拓展的触角不断延伸。有关国家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通过与丝路基金开展项目合作,不仅对其投资理念有了更多认识和了解,更增强了合作方对“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理解和认同。

开发性金融 不断扩大“朋友圈”

记者 许志峰

在东南亚密布热带雨林的群山之间,坐落着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老挝南欧江二期项目四级电站。该项目是老挝政府授权外国公司在其境内开发整条河流水能资源的首例,也是中资公司在境外获得的第一个完整流域水电开发项目,国家开发银行先后提供了7.7亿美元贷款,牵头组建了13亿美元的银团支持该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每年为老挝输送电量52亿千瓦时,有效缓解老挝北部山区缺电的局面。

作为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底,国开行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800亿美元,余额超过1100亿美元,重点支持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能源资源、社会民生等领域。

在2017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由国开行提供25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国开行高质量落实这一重大举措,运用开发性金融方法,推进市场、信用和制度建设,自主开发和选择项目,强化项目自身现金流和风险管理。截至今年6月底,国开行“一带一路”专项贷款已承诺金额折合人民币2805亿元,支持了柬埔寨暹粒机场、印尼金光集团纸业板块收购巴西埃尔多拉多浆厂、阿曼财政部综合授信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项目。

据了解,国开行还牵头成立了上合组织银联体、中国—东盟银联体、中国—中东欧银联体、中阿银联体、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等多边金融合作机制,不断扩大“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朋友圈”,与各国金融机构携手助力中国与相关国家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保险业 为“走出去”遮风挡雨

记者 曲哲涵

3月29日,哈电集团国际公司与巴基斯坦国家电力公司签订了超超临界燃煤电站项目总承包合同及5年运行维护合同。成功签约巴基斯坦首个亚行贷款的大型燃煤火电项目,是哈电国际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硕果。

海外建电站,人、财、物的安全是头等大事。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作为哈电国际的保险商,组织专门团队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管家式的定制服务:不仅做到了承保高效,理赔快速,还有项目风控等附加服务。

中国企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中国保险业也一路相随。

——通过增加市场经营主体,创造良性竞争环境,合理降低出口信用保险费率,有效减轻了出口企业成本负担,增强了对出口企业经营风险的保障,促进了外贸出口。今年上半年,仅中国信保一家公司就支持我国4000多家企业面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和投资7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3%。

——通过加强信用险项下融资,有效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困难。政策性保险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充分发挥保险融资增信功能作用,为参建“一带一路”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积极支持保险资金发挥长期稳定优势,为参建“一带一路”企业提供资金“血氧”。目前,保险机构可以通过股票、债券、未上市企业股权和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开展直接或间接投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可以发起设立债券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资产管理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一带一路”项目。

商业银行 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记者 欧阳洁

今年6月,澳门特别行政区就污水处理厂项目发起招标,拥有全球领先水污染处理技术的中信环境公司是唯一一家非半岛企业的投标公司,受邀参与澳门半岛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营和保养项目投标。

“粤港澳大湾区是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和门户枢纽。”中信环境公司负责人说,项目要求投标企业于指定时间前向澳门政府提交投标书,并以现金存款、法定银行担保或保证担保提供1000万元澳门元担保金。“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倾向于使用银行担保来替代保证金,但澳门政府仅接受由澳门当地银行提供的担保,而我们和境外银行没有建立合作关系,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了解到中信环境公司的需求后,农行广州天河支行为企业开出了涉外反担保函+境外分行保函的综合服务“方子”,即由境内银行出具反担保函后,再由澳门当地银行向澳门政府提供担保。从增加授信品种、撰写保函文本、联动澳门分行开立保函到完成公证等工作,仅用3天时间,及时为企业开立1000万澳门元投标保函。目前第一轮竞标结果已公布,中信环境得分领先,有望拿下治污项目。

“有这样的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信心更坚定了。”中信环境公司这位负责人说。

伴随着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中资商业银行积极加快海外机构和业务拓展,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积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商业银行加大跨境贷款支持力度,打造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中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并与沿线东道国一起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普惠金融服务。

税收合作 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

记者 吴秋余

湖北安琪酵母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酵母供应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公司业务全球扩张,让企业大胆实施了“走出去”发展计划。然而,能不能解决好陌生国度的税收问题,是企业一大后顾之忧。

“企业布局全球生产基地,涉及一系列国际税收问题。”谈到公司融入“一带一路”初期面临的困难,安琪酵母财务部部长覃光新感慨,“由于对国外税收政策了解不够,财务人员对跨境业务税收处理存在短板,一旦遭遇税收风险,将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影响。”

2013年,安琪酵母第一个海外工厂安琪埃及公司项目启动,宜昌市税务局专门为企业配备了“首席服务员”,全程做好跟踪服务,优先受理、限时办结企业遇到的问题,安琪酵母“走出去”遇到的税收歧视、税收争议等“绊脚石”被一一踢开,放心“扬帆远航”。2015年,安琪酵母又在俄罗斯利佩茨克州投资8145万美元,新建2万吨干酵母项目。在税务部门帮助下,俄罗斯项目采购国内设备的支出,当天申报当天就拿到退税。

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税收政策越来越成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国税务部门加大了国际税收政策支持和国际税收协调力度,截至目前,我国税收协定网络已经覆盖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税务部门发布了75个国家的税收投资指南,基本覆盖“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和地区。今年5月14日,“一带一路”税收合作国际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来自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200多名代表,就税收合作机制、税收法制、纳税服务、税收终端解决和各国税收能力建设问题展开讨论,成果可喜。

基础设施 路通业兴

中远海运集团运营的全球首艘第二代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 资料图片

“中国建造”享誉海外

记者 陆娅楠

镜头

“和过去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吉布提乘客阿卜杜已经是第六次乘坐亚吉铁路列车前往埃塞俄比亚东部城市德雷达瓦。“之前到德雷达瓦只能坐公共汽车,路况不好,一趟得18个小时。现在乘坐舒适的列车,4小时就能抵达。”

由中国铁建中土集团实施并牵头运营的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长约750公里,是非洲大陆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和距离最长的电气化铁路,也是中国在非洲建成的第一条集技术标准、设备、融资、施工、监理、运营和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国标准”电气化铁路。

今年1月1日正式商业运营以来,亚吉铁路备受青睐。今年上半年,亚吉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5万人次,运输集装箱超1.7万标箱,成为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两国的客货运输大动脉。“我为埃塞俄比亚能有这样一条铁路感到骄傲。”德雷达瓦大学在校学生特斯法尔说。

不仅两国民众点赞,亚吉铁路还成为不少代表团的考察必选线路。6月15日,欧盟、法国、尼日利亚等驻非盟外交人员乘坐列车考察了亚吉铁路及沿线工业园建设情况。

亚吉铁路是“一带一路”建设设施联通的一个缩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高效畅通的国际大通道正加快建设,“中国建造”享誉海外。

“中国建造”坚持合作共赢,送上创新礼包。2017年12月21日,泰国首条高铁——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建。“泰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二次铁路科技革新,让泰国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将带动区域经济圈的发展。我对中国高铁技术非常有信心。”泰国交通部长阿空说。

“中国建造”重视当地就业,培育本土人才。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是“一带一路”建设首批落地项目。施工高峰期在项目工作的巴基斯坦员工达3000多名,还有100名参与运营维护的巴籍员工来到中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免费技术培训。

“中国建造”尊重当地文化,传递绿色理念。中国路桥修建的蒙内铁路马林贝蒂特大桥,桥高8—29米,长颈鹿也可以悠然穿行,全程共设置野生动物通道14个,还在小河沟等低洼处设置涵洞方便斑马等动物饮水。

“中国智慧”实现共赢

记者 刘志强

镜头

“一开始,个别人还以为我们的‘饭碗’会受到影响,实际上,他们只来了7个管理人员,却创造了数百个新的工作岗位。”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公司商务经理塔索斯感慨道,中远海运的到来让企业员工有了全新的思维方式、更大的发展空间。

比雷埃夫斯港(简称“比港”)是希腊最大的港口,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地中海区域的重要枢纽。2008年,原中远集团获得比港2、3号集装箱码头特许经营权。2016年4月,中远海运集团收购比港港务局67%的股权,同年8月,接管经营比港港务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我国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与有关国家合作建设支点港口,帮助东道国发展临港产业和腹地经济。据统计,我国企业已参与了34个“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42个港口的建设经营,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重要支点作用。

继全资运营比港集装箱码头后,中国企业又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亮出一张张新名片——在巴基斯坦,由中国企业建设、运营的瓜达尔港于2016年11月正式通航,成为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的起点以及“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在斯里兰卡,由中国招商局集团建设、管理、运营的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吞吐量不断攀升;在欧洲,中远海运收购了西班牙诺阿图姆(NOATUM)港口公司51%的股权,全面运营比利时第二大港——泽布吕赫港码头。

“中国智慧”的到来,有力推动了东道国企业的经营改善、区域的长远发展。接管之初,比港的年码头吞吐量不过68.5万标箱,到2017年底,已经提升到415万标箱,企业利润从亏损811万欧元转为盈利4800万欧元,比港在全球港口中的排名也从第93位跃升至第36位。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中远海运集团已经为当地直接创造工作岗位2600多个,直接经济贡献达7亿欧元。

海外市场的拓展,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中远海运有9条干线、31条支线挂靠比港,并以此为枢纽,辐射全球;泽布吕赫码头未来将成为枢纽港,还将成为多元化的物流服务平台。

海陆空运输全面提速

记者 韩 鑫

镜头

7月21日凌晨,一趟中欧班列缓缓驶出沈阳东站。260个小时后,这趟沈阳铁路局集团开行的第1070列中欧班列将抵达莫斯科,卸下高品质的服装、鞋帽、日用品、电子产品等“中国制造”。

自2011年开行以来,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主要区域的中欧班列,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亮丽名片。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开行已突破9000列,运送货物近80万标箱,国内开行城市48个,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

中欧班列的开行,让亚欧大宗商品运输时间大幅缩短。据辽宁物流代理商王金友介绍,广州的货物在营口港卸船后,换乘中欧班列运往海外,比海运更方便省时。以到莫斯科为例,中欧班列运时不到15天,比海运节省2/3的时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我国与建设参与国一道提速海陆空运输,打造更便捷的贸易通道,为“买全球卖全球”提供更多便利。

远洋航线互联互通。中远海运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贸易往来、商品流通等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其远洋航线已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布局的班轮航线和运力占总营运规模的比例超过了60%。目前,我国签署的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总数达38个,覆盖47个国家,海运互联互通指数保持全球第一。

空中航线越织越密。开通满一周年的浙江省第一条洲际货机航线——由中国邮政运营的“杭州—新西伯利亚”全货机航线,已累计执飞152个航班,出运国际邮件1764万件。据估算,该航线已推动浙江成交约2.65亿美元电商贸易单量。目前,我国已与62个“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签订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与沿线43个国家实现直航,每周约4500个直航航班。

公路运输往复驰骋。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中俄黑河公路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我国还与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国签署了6个运输便利化协定,相关协定总数达到18个,开通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356条。

能源合作渠道拓宽

记者 冉永平

镜头

从我国东北边境城市黑河到吉林长岭县,距离有700多公里。2017年12月13日,11个作业点同时点火开焊,连通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大动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进入全面提速建设阶段。短短8个月过去,“黑河—长岭”段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主体工程焊接进度已经超过51%。明年10月起,这段管道将以每年50亿立方米的输送量,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中国。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总长度3170公里,北起黑河中俄边境,沿途经过东北、华北、华东9个省市区。到2020年底,管道将全面建成投产,年输气量达到380亿立方米。

天然气因其清洁、高效、安全而成为各国替代煤炭、石油的主力能源。和煤炭相比,天然气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硫和粉尘,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减少50%。每年来自俄罗斯的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让沿线3亿多居民直接受益。“俄罗斯天然气的到来,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对于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能源专家韩晓平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使我国西南、西北、东北以及海上4条能源大通道更趋完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及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助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这条管道是双方全面加强能源合作、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跨国工程,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中俄之间最大的合作项目:合同总价值高达4000亿美元。对俄罗斯来说,该项目不仅开辟了天然气出口的新市场,还会给俄罗斯东部、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一带一路”上,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正不断深化。目前,由中国参股、参建的亚马尔项目已经投产,7月24日,首船液化天然气(LNG)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抵江苏,为我国清洁能源供应、可持续发展掀开了新篇章。

创新合作 成就梦想

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参加2017年中缅联合科考。 先义杰摄

“大数据”发挥大作用

记者 谷业凯

安哥拉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南部,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有“非洲的巴西”之称。安哥拉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人口管理方面却相对滞后,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缺少人口资源的预期和评估,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规划;不了解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难以掌握救助物资应该在何处发放……

2017年6月,中国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服务商百分点为安哥拉政府搭建了一套可视化国家中心数据分析和决策系统。过去,安哥拉大部分人口信息都记录在纸上,查阅、管理都很困难。有了这套系统,国家级的人口库大数据平台能准确地动态记录当地人口出生、教育、婚姻、社保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以及指纹、人脸等生物信息数据,成为当地智慧政务的基础。

大数据为社会民生资源的科学匹配带来了一把智能“钥匙”。在疾病防控方面,分析现阶段人口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情况,就能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和数量、医院的等级等进行在线动态模拟;在教育方面,预测未来小学、中学等各教育阶段的适龄人数,就能按地域合理规划学校的位置和规模……前不久,安哥拉政府的工作人员还到中国进行了培训,大多数人都已熟练掌握了系统应用的各项技能。

点睛

现代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决策系统成为安哥拉数据治国的首创,它不仅让政府的决策有据可依,也让当地百姓的生活智慧便捷。数据和推演背后,汇集了世界前沿的数据科学和模型技术,更汇聚了科技交流、文明互鉴的强劲力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等正让“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更多的中国数据、中国模型、中国系统等也正扬帆出海,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北斗导航服务稳定可靠精准

记者 余建斌

前不久,随着两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组团”遨游太空的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卫星达到了10颗,离年底前建成1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目标越来越近,这也意味着中国北斗系统朝着2018年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2020年服务全球的目标又迈进了扎实的一步。

今年4月,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落成运行,这一中心将成为中国全面展示北斗建设应用成果,推动北斗在阿拉伯及非洲国家应用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6月,在进入雨季的老挝,中国政府援助老挝的示范建设项目——老挝国家水资源信息数据中心实时监控湄公河水位,并利用北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灾害进行预警,防范气象灾害风险;

7月13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18年至2020年行动执行计划》发布。其中,中阿北斗合作是科技合作的重要内容……

从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到老挝的精细农业、港口管理,从缅甸的土地规划到文莱的城市建设,北斗系统已大显身手,惠及当地百姓。目前,北斗系统和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以及欧盟伽利略系统一起,共同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随着北斗系统发展与应用推广的深入,北斗系统将为东盟与阿盟国家提供更多基础和应用服务。

点睛

北斗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以稳定、可靠、精准的导航服务,惠及“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未来北斗还将更精准、更优质、更可靠,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的北斗”。

小麦育种合作取得成果

记者 蒋建科

张正茂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工作之余,他总是牵挂着数千公里外的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业科技园。今年5月,张正茂和几位专家前往哈萨克斯坦,当他实地看到我国的小麦品种经受住了当地三十年一遇的低温冻害,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2016年11月,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成立了由14个国家76所涉农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组成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并先后与哈萨克斯坦3所高校签订了科技人才长期合作协议。

哈萨克斯坦现有耕地面积3亿多亩,小麦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5%。这里的小麦无污染、品质优,但同时也存在生产动力不足、管理粗放、产量低等问题。为此,张正茂他们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的什维钦克、加他耶夫小麦育种团队联合组建了中哈春小麦育种协作攻关团队。通过引进中国小麦品种的高产抗病基因,并采用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改造和提升了哈萨克斯坦小麦的产量和抗病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点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走出去的不仅有高铁、核电,还有农业科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科技合作,正是发挥了我国在小麦育种领域的独特优势,同时挖掘了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的潜力,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丰富了“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的内容。

共享科普资源

记者 喻思南

“没想到希腊人民对中国古代科技这么感兴趣。”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说。2017年9月21日,中国科技馆“中国古代科技展”首次赴希腊雅典展出,受到了广泛关注。

这次展览是“2017中国希腊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年”框架内重要活动,也是中国科协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探索。中国科技馆为本次展览精选了90件展品,涵盖了天文计时、航海导航、造纸与印刷、纺织机械、古代机械及传统手工艺等6个部分。

一个多月之后,希腊的精美展品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2017年11月3日,“古希腊科技与艺术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幕,带来了希腊赫拉克莱冬博物馆的精美展品,包括建筑与公共建设工程、时间与空间的测量、机械工程等9个主题。

这是中国科技馆首次采取“展览互换”的形式引进国外优秀展览。“这次尝试在科技馆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双方人民增进了解提供交流平台。”殷皓说。今年6月,中国流动科普资源也首次走出国门,在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巡回展出。

点睛

合作基于了解,了解源于交流。民间往来是彼此之间持续交流、增进理解的坚实力量。中国科技馆与希腊的科技馆“展览互换”,意义不仅是博物馆方面的互动,更蕴含着文化上的互鉴融通,相信它会助推中希两国在现代科技应用上的合作共享。

共护生物多样性

记者 吴月辉

东南亚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但近年来受威胁状况十分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与缅甸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此之前,缅甸没有一部科学完整的动植物名录,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较大障碍。2014年11月,受缅甸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邀请,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首次在缅北无人区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中缅大规模联合野外生物多样性考察。此后又相继开展了多次科考,记录和采集的物种从近千种增加到近万种。

“我们不仅记录到彩云兜兰、白腹鹭、马来熊、羚牛等珍稀濒危物种,发现的新物种也达330多种,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150篇,还编写了动植物新类群及相关研究成果专刊两部。”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陈进说。这些成果为缅甸北部的一座国家公园和一处国家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联合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当地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受到了缅甸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的高度赞赏。

点睛

帮助“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摸清家底,有助于这些国家建立相应的科学研究体系和研究能力,从而尽快查清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和生物资源储量及动态。这既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