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变枢纽 内陆向前沿(一带一路5年间)
2018-10-24  来源: 人民日报

一声汽笛响,在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一趟班列即将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2018年8月9日,新疆新铁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昌林告诉记者,这是集结中心自2016年5月建成投运以来,开行的第1448列中欧班列,也是今年以来开行的第603列中欧班列,这一数字已占到去年全年开行数的85%,年内计划实现开行1400列。“中心中欧班列运输已从最初的每周1列发展为每天3列常态化开行。”8月29日,集结中心扩建工程奠基开工,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乌鲁木齐枢纽集结国际班列的能力。

“作为连通欧亚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让新疆从过去的内陆‘口袋底’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门户。”刘昌林说。

西行国际货运班列线路从4条增到19条,形成运输新格局

登高俯瞰,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连着新疆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场——乌鲁木齐西站,贯通中国与欧亚国家的“钢铁新丝路”车流不息……中欧班列加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贸易合作、互利共赢,也让新疆的枢纽地位日渐凸显。

货源分散一直是制约中欧班列壮大的短板。集结中心针对国内客户个性化物流需求,设计全程物流方案,提供仓储、分拨、转运、通关等“一站式”物流服务,吸引内地出口物资“化零为整”集结,实现货源快速聚集,满载率居全国前列。

两年多来,由集结中心始发的西行国际货运班列线路从4条增加到19条,覆盖欧亚17个国家、24个城市,形成了多点始发、多地运行、多点到达的运输新格局。

刘昌林说,全国越来越多的西行货品在这里集结,新疆由一个向西物流通道变成了“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集散地。

目前,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已与200余家进出口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国内中小企业走出国门搭建起物流集结服务平台;班列运输产品不仅服务于新疆本地企业,同时辐射广东、浙江、四川、北京、上海、重庆等10余个省市。

霍尔果斯口岸焕发新生机,人气越来越旺

早上9点30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边检和海关准时开启通关通道……

每年6月到10月是“旺季”,平均每天有2.5万人通关。截至今年7月底,边境合作中心通关突破31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9%。

霍尔果斯是我国西北最大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跨国贸易辐射中西亚地区。2012年,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合作建立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5年来,这个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一同发展的合作贸易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户。

5年前,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里,只有两栋商贸大楼600多个商铺;如今已发展到10多个商城近5000个商铺,中方占90%以上。5年前,边境合作中心里主要是家纺、箱包和日用百货;如今已扩大到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十几个门类。在义乌商品城一层,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200个店铺正在装修;今年9月中下旬,电子交易市场也将开业。

除了生意人、务工者,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购物,人气越来越高,餐饮产业也热闹起来……去年5月,餐饮广场正式营业。哈萨克斯坦餐厅老板热阿万,在收款台放置了二维码,“这是为了中国顾客付款方便。”

合作共赢,更多企业共享发展成果

位于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的新疆克明面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声隆隆……一袋袋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小麦,经过长长的流水线,变成优质挂面。装箱、打包后,这些挂面将被端上全国各地千家万户的餐桌。“沾了‘一带一路’的光,我们赶上发展的好时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魏玉君告诉记者,克明面业享受了诸多好政策。

这家“引进来”,那家“走出去”。“‘一带一路’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乘着东风,加快国际化进程。”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汉杰说。

在2016年科技合作论坛上,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30多名中外嘉宾齐聚特变电工总部科技研发基地,围绕“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能源国际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领域技术交流分享等议题展开交流。其间,特变电工签署授信协议、合作意向书、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共13项,涉及金额超200亿美元。

2017年,特变电工完成了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热电联产两大项目,让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告别了限电历史。目前,特变电工高新技术产品已成功进入俄罗斯、印度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为塔吉克斯坦、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涵盖电网、电源建设的成套项目总承包服务。这些总承包项目的实施,带动近50亿美元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上万人劳务输出,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如今,中方在塔吉克斯坦建设的纺织工业园,成为当地就业最热门的去处;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热电厂给民众送去期盼多年的温暖;新疆三宝实业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无轨电车公司的合作项目,让人们有了舒适环保的出行选择……